华夏诗歌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微诗 活动 交友
查看: 3764|回复: 170

诗稿(存诗文)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发表于 2019-4-22 21: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19-9-9 13:44 编辑

刘彦文旧体诗摘

    七律   咏祖国70周年华诞
幽灵岁月启新篇,诺亚龙行渡远船。
赶考风发八万里,复兴泪报五千年。
大河一脉长歌婉,泰岳叠峰古道绵。
好望连征帆始劲,涛涛信自海天宽。
                      2019-10-01              


    七律 南京国家公祭日述怀
此日金陵华夏烝,雨花泣志汉唐风。
十三亿痛三十万,二百年图百二盟。
泰岳敢当肩祭鼎,大河雄起奏谣声。
睡狮已醒应铭记,不倒昆仑须自兴。
                        2014-12-13
  
五律 感于宝岛“九合一选举”
   东宁负太平,汹涌色旌争。
   营绿癫独岛,天蓝梦统中。
   分羹撕画野,拉票计输赢。
   社稷民心鉴,违和岂可行?

                     2018-11-25
            
                七律 太阳岛
松江蓄韵唱东方,丽岛如歌蕴藉长。
尖拱纵姿欧调美,画梁着意夏风煌。
飞犁冰雪孩童戏,携手林湖情侣藏。
啤酒列巴快颐朵,风琴奏鸣紫丁香。
                         2008-06-12

               七律 五家站
                       一、
寥寂曾经三五家,一笛长号引喧哗。
不绝冰雪关东路,竞绽苍生苦菜花。
轮碾沧桑黎庶贵,旗摇日月陌阡华。
畴昔异韵云中鹤,孰料于今丑小鸭。
                       二、
逾百红黄弥久风,卓然无改韵独浓。
道分南北习缘汇,人聚东西父老融。
不倒坐标高水塔,仍存特色大兵营。
流连最念东沟郁,苦杏青坪都是情。

                        2016-08-09


           一 剪 梅  赠王文山
古堡英才半老翁,啼血文坛,旗手斯宗。
勤事笔耕有文行,乡土本色,悲悯心胸。
艺术文学双枪兵,多栖活动,人文情钟。
从政为文一样能,不须证明,已经成功  。                                                               
                              2005-11-06

            七律  赠张福型
戎马曾经砺骨筋,文牍数载费机心。
兰情梅品嫌俗世,松志竹风耸萃身。
脊挺难申林里秀,性洁不遇矿中金。
宁为磊磊彬彬子,怕做扬扬诺诺人。
                          2001-12-09

              七律  赠张俭
人如棋子世如盘,历练毋宁试手谈。
率意岂能无虑角,苦心或可有银边。
权局取舍当抛子,视地贫图定毁元。
成败非关方寸地,得失尽在动思间。
                          2003-03-12

注:以上均为新韵。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19-4-17 14:12 编辑

                   欧洲一瞥:巴黎印象
                           ·刘彦文 ·
                                 一
       任何一座美丽的城市,几乎都是与一泽美丽的水域联系在一起的。与松花江之于哈尔滨,黄浦江之于上海,伏尔加河之于莫斯科,多瑙河之于维也纳,尼罗河之于开罗,莱菌河之于科隆,爱琴海之于雅典,特韦雷河之于罗马一样,巴黎的美丽,是离不开塞纳河的。
        塞纳河滋润养育了巴黎,没有塞纳河,可能也就不会有巴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塞纳河自法国东部郎格勒高原漂逝而下,而后款款走进巴黎,法兰西民族的心腑自此便注进了生机和灵性。骁勇好战的高卢人来了,与不断丰满的河水同步两岸的建筑像积木一样不断矗起来,无以数计的大片绿色的栖息地盎然起来……塞纳河给野蛮的高卢人(康有为在《法兰西游记》中言:“夫轻喜易怒者,野人之性也,法人犹未离之耶”)带来了诗意的生活。
       塞纳河与巴黎的密切已经到了不可分。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测量巴黎市区距离,以塞纳河为基准;巴黎市区的门牌号,与塞纳河一起排列;巴黎市内行政区域的界定,以塞纳河顺时针方向划分;整个巴黎市区的所有最重要的建筑物,都建在塞纳河沿岸。
       塞纳河的桥,是连结岸与岸区与区的纽带。导游孙博士告诉我,塞纳河流经市区这一段,不同质地、不同风格的桥有30多座,每一座桥上,都铺满了故事。
       在巴黎,连乘车带步行我走了八九座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富丽堂皇,恢宏开阔。桥头两端各有两座四棱形高塔,塔身为石头构造,上面雕刻着人物和花饰。塔的顶端是镏金的人和飞马的雕像,在较远处即可领略到它的金光大气。亚力山大三世桥与19世纪末法国与俄国的一断“交往”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名为“新桥”的桥其实是年令最长的桥,它的“新”,是因为没有顶棚。在过去,巴黎的桥都是有顶棚的,这座“新桥”之所以没加顶棚,是享利四世怕挡了在桥上观看卢浮宫的视线而特批的。“交易桥”,是巴黎唯一可以用来进行商业交易的桥,高级、贵重的器皿、珠宝和钱币等,都可以在这里商讨交易。塞纳河上很多桥的饰品十分珍贵,“阿尔玛”桥旁的一座雕像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珍品,“格赫内桥”身上矗立着的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原作。
      “桥是巴黎的发簪”,这是中国画家黄永玉对巴黎塞纳河上的桥的贴切比喻。在巴黎,桥不仅仅是纽带,是“不断的路”,还是装饰,还是艺术。
       在塞纳河旁漫步,不仅是老年人的休闲嗜好,更是年轻人的浪漫所爱,也是旅游者缓解鞍马劳顿的一种诗意调整。塞纳河是平缓的,漫步人的心情便是平和的;塞纳河畔的草坪绿草茵茵,漫步人的心头便惬意盎然。老人牵手的姿态,情侣深吻的画面,孩子嬉戏的场景,画家描绘的专注,永远都是塞纳河畔固有的生命特写。
       在塞纳河上看巴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那就仿佛在你面前打开了一轴多彩的艺术长卷:伟大的卢浮宫,秀美的杜伊勒里公园,典雅的奥塞美术馆,华丽的协和广场,堂皇的香榭里舍大街,高大的埃菲尔铁塔……一幅幅、一帧帧的在你眼前展开。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禁惊叹,甚至会怀疑:如此众多的世界级的文明和艺术,居然可以在一条河道上一一领教?一览无余?这时候,你会对塞纳河是“眼睛会笑的金发女郎”的比拟,心生讪笑。
                                       二
       巴黎圣母院在西岱岛上,它是巴黎和雨果一起向世界发出的较早的一张关于法国和巴黎的名片。
       巴黎圣母院宽近50米,深近130米,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60米,里面可容纳近万人。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从兴建到完工历时87年。
       巴黎圣母院为哥特式建筑,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形体修长的立柱簇柱,色彩绚烂的花窗,给人一种飞升入天、神秘梦幻的感觉。
       巴黎圣母院是中世纪的产物。在宗教主宰一切的年代,巴黎圣母院更像是一个政治舞台,法国历史上很多大事件,相继在这里上演。国民会议,登基大典,公主婚礼等等,都在这里举行。这种状况到了近代仍在延续,拿破仑的皇帝加冕,戴高乐庆祝二战胜利的感恩仪式,仍然在这里举行。
       巴黎圣母院的声名远播,起了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作家雨果,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让人们不但知道了宗教的虚伪,专制的落后,也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知道了巴黎塞纳河边有一座圣母院。艺术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不是没有道理。
       举目凝望圣母院的塔楼,我想像着单纯美丽的吉卜塞少女艾丝米拉尔达无辜凄美的死去,想象着貌丑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舍身救美为美丽而献身的情景,想象着虚伪邪恶的黑衣主教被正义之手从圣母院楼顶推下的那一幕……克洛德被摔死了,邪恶自此终结。这是浪漫主义的必然结局,它很能满足普通人群的审美愿望。
        圣母院广场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得多,广场上的设施也很简单,几株小树,几只铁椅。石头铺砌的地面上、树枝上和圣母院的房顶上,到处都挤满了鸽子。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安详地坐在铁椅上看着走动、跳跃的鸽子,一个金发少女靠在椅背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不同肤色的游人或伫足、或凝望、或竞相与圣母院合影……自由和祥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气场,笼罩着整个广场,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应该是法国浪漫主义旗手雨果文豪曾经向往的吧?
                               三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一张宗教名片,那么卢浮宫,就应该是巴黎的一张艺术名片了。
       端庄大气的卢浮宫当然不能不依傍塞纳河,是塞纳绵绵不断的河水,蓄足了卢浮宫丰富的艺术馆藏。而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玻璃体金字塔,则如天外来客飞落在卢浮宫的建筑群之中,与卢浮宫一个古典,一个现代,相反相成,相映成趣。贝聿铭自信金字塔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完美形式,它放在哪儿都合适。说老实话,我实在有些“认识”不上去,我觉得反差大。但在卢浮宫这一端庄的建筑面前,在这一块着实过于狭促的空间内,建造任何一个别的什么建筑立在卢浮宫面前都确实难以适宜,都要成为一个蹩脚的“障碍物”。我以为,玻璃体金字塔在卢浮宫面前不是最合适,是没有不合适。
       俯瞰卢浮宫,呈“U”字形。它有3个展馆,近200个展厅,藏有6千多座雕像,6千多幅油画,4万多版画,9万张素描,15万件有关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品。
       细说卢浮宫内的馆藏是办不到的,也冗长锁细。只说3件,它们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一件是出土已近200年公元前2世纪的理石雕像女神阿芙罗蒂德,雕塑家为维纳斯。这雕像后来被人们以雕塑家的名字来称谓,就是世人皆知的“断臂维纳斯”。维纳斯是公认的现存雕像中最美的一个,她胸脯丰满、双肩浑圆、腰肢柔软、肌肤光滑,通体给人一种成熟的女性美。尽管雕像出土时双臂就已经没有了,但仍然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设计了多种造型为她还原双臂,但怎么做都与现有的雕像不协调。
       一件是“展开双翼的胜利女神”。“胜利女神”是在19世纪中叶才找到的,女神像的头和双臂也已缺失,但从雕像现有身体和衣物的造型上看,胜利女神的美丽绝对是超常卓群的:迎风而立的姿态,后掠的双翼,溥纱似的衣裙,飘动的衣带,让你感到它完全不是一块石头、一尊雕像,而就是一个质感的飘逸的美丽的英姿的女人。
       一件是达芬奇的名作油画《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展室,这样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居然置于如此一间小小的空间里,太让《蒙娜丽莎》受委屈了!更令人不能满意的是,为了争睹《蒙娜丽莎》的芳容,这里集聚了太多的慕名者,以至于这间展室总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要完成一个与《蒙娜丽莎》合影的“到此一游”,立此存照,都十分困难。
       但是,不论观者有多少,不管你是什么心情,《蒙娜丽莎》总是那个样子:以半身75度端坐在那儿,平静的、安祥的、温柔的、矜持的向你微笑。而不论你在哪一个角度去观望她,她都在微笑的注视着你。她一头长发自然的垂挂在脸旁,长圆而有一点儿尖下颌的脸上表现着平静,直挺的鼻子与微闭的嘴显示着矜持,处于极其自然状态下的一对大眼睛放射着美丽,丰满的手腕与细长的手指裸露出安逸,深褐色的低胸衣裙(没有达到现在的“低胸”程度)透露着沉稳。这是达·芬奇用了整整4年创造出来的震憾世界的美丽,蒙娜丽莎当时的年令是24岁。
        蒙娜丽莎的美丽应该是可以公认的,这里面就出来一个对女人美的共同认同问题。对于《蒙娜丽莎》美的认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在这里找到了一致,那就是:美而不艳,丽而不华,娇而不贵,贵而不俗,矜而不持,持而不重,稳而不滞,灵而不浮,简而不褥,纯而不憨,娴而不讷,慧而不黠,柔而不弱,含而不露,雅而不奥,真而不伪……
       对于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居然找到了一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却在《蒙娜丽莎》身上发生了,答案可能有二:一、人类对于美的认知有其一致性和共同性;二、《蒙娜丽莎》的美是世界级的她统一了人的审美。
       从卢浮宫走出来已经是下午15点多了(当地时间)。展厅太多,路程太远,不可能一一细看,只能是走马观花领略大概而已,这也是短暂考查固有的局限。孙博士说,整条线路要完整走下来,仔细看下来,得40多公里,得半个月。我们只是走了一部分,看了一部分。只能如此,美是不能胜收的,总得留有余味,以待来日再品。
                                四
       埃菲尔说:“应该说我对铁塔是嫉妒的,因为它比我出名”。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但确也说出了事实:设计铁塔的埃菲尔似乎没有人去注意他,而由他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在世界却享有顶顶大名。
       埃菲尔铁塔在塞纳河左岸,它崛起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塔高324米,重7000吨。在巴黎市内建筑一般只有20米左右的当时,它真的是鹤立鸡群,玉树临风。它的高度占居世界第一达半个世纪,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后,埃菲尔铁塔的这一纪录才被打破。
        我是上午九时多开始接近这座久负盛名的铁塔的,先是在远处一个专供游人照像而临时搭建的木台子上(似乎在修缮)与铁塔合了个影,尔后用10分钟时间走到了塔下。铁塔的底盘之大,令我吃惊。它有四只“脚”,而两只脚之间的间距就有50多米。在它四只“脚”之间,便是街道,车辆、行人穿流不息。它的颜色也让我一愣,过去一直以为是黑色的,在远处看也是黑色的,其实不是,它是黄褐色的。
       有两条“道路”可抵铁塔顶端,一条为阶梯,有1711级台阶,一般人拾级而“爬”得半个小时;一条为电梯,三五分钟即可上去。我是乘电梯上去的。那日阴天,放眼望去,视觉中虽不够光亮,但在半隐半露于茫茫之中的巴黎仍然可以尽收眼底,也别有一番景致。极远处雾霭苍茫,然后可见塞纳河由远及近蜿蜓蛇行而来,协和广场那块来自于埃及的方尖碑像根小方木桩,凯旋门像个礼品盆,巴黎圣母院像一方微雕,街道上爬行的轿车像甲壳虫……
        2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在电视里看到了为庆祝千年之禧而不断四射着烟火和灯光的埃菲尔铁塔,那多彩多色和通体透明,使我想起了小时看的一本连环画叫珍珠塔。
        就是这样一个足以代表法国、曾经占据最高被世人称道的建筑,一个经过装饰像一座晶莹剔透的珍珠宝塔,在建成之初,它很是不被一些人所看好,在寻规蹈矩的巴黎贵族群,几无例外地贬斥埃菲尔铁塔为“粗鄙的铁架”。就连写过《羊脂球》和《菲菲小姐》的“短篇之王”莫泊桑,对埃菲尔铁塔也厌恶至极,他用文人的幽默表达了他对铁塔的讨厌——常常跑到铁塔的咖啡屋,长时间地坐在一隅喝咖啡。他说:只有在这里,才可能看不到埃菲尔铁塔。
       对埃菲尔铁塔的这种偏见,100多年里只停留了短暂的片刻,埃菲尔铁塔以其自身的钢筋铁骨,不管日出日落,无意云卷云舒,缄默镇定,卓然挺立,巡天遥看,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与喝采。这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怎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都有可能不被人们认识或看好。
                              五
        从协和广场端踏上香榭里舍大街步行几分钟,便可以远远望到凯旋门了,这时它很小。及至近处,依然没有感觉到它的高大。
       在香榭里舍大街的西端是戴高乐广场,这一片广场很大比天安门广场略小,有12条大街辐射开去。在广场的中心,凯旋门在这里突兀而立。
       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用石头砌成,形似门楼,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门,皆可出入。
       站在凯旋门下,才感到凯旋门其实不小,它在你面前赫然而立,威武逼人。
       凯旋门的内壁刻载着追随拿破仑南征北战的500多位将军的名字,外墙四面是浮雕,形象表达了拿破仑以来的重大军事史实。
       凯旋门内有电梯可至门顶平台,在平台可远望协和广场、卢浮宫以及拉德芳斯新区的新凯旋门。
       凯旋门的“设计者”为天才军事家拿破仑,灵感来于托尔期泰在《战争与和平》里记录的那场法俄战争。拿破仑在那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下令在巴黎建造一座与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那样形式的凯旋门,用来纪念他在对外军事交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
       巴黎凯旋门因为拿破仑后来的对外作战不断失败而建建停停,从1806年到1836年,用了整整30年才总算建成。
       对于拿破仑自己来说,也许这个凯旋门根本就不应该建。自打建设这座凯旋门开始,拿破仑就连吃败仗。在有生之年,这位咤叱欧洲的风云人物居然不能来到凯旋门下,无缘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接受凯旋门的隆重祝贺和虔诚洗尘。
       本来是作为迎接英雄、欢庆胜利的凯旋彩门,却完全变成了表示哀悼、缅怀逝者的肃穆墓碑。1840年,人们把早已病逝于流放之地的拿破仑一世的遗体运回法国。巴黎人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陪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默默地、悲痛地走过了凯旋门。
       巴黎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拿破仑虽然兵败滑铁卢,但巴黎人仍然把拿破仑视为法兰西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就像我们对待走麦城的关云长。
                               六
       巴黎是美丽的,是文化的,是艺术的,是浪漫的,是现代的。它之于我的印象甚至无以言表,而短期的造访及其如上点滴的表述只能是一鳞半爪,要准确的表述巴黎印象,还是让名家们来说吧。
       徐志摩说:“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想去了”。康有为说:“要而论之,巴黎博物院之宏伟繁伙,铁塔之高壮宏大,实甲天下”。海明威说:“如果你够幸运,年轻时在巴黎呆过,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肖邦说:“巴黎有你希望的一切”。      (2000年冬)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19-4-17 14:10 编辑

         双 城 赋           ·刘彦文·

   
       双城者,东北名城也。
       堡之栖息地,悠悠五千年。始夏周而肃慎生,临大金而女真兴,及满清而八旗盛,至中华而万民腾。文明之火随季风传播,历史春秋于沧桑轮度。
       福祥之地,形必胜也。天河环其西北,老岭障其东南。枕阿城,抵扶余,通五常,弥肇源。地处龙吉接壤,独承白山黑水之润;连结冰春两域,尽享省城之大邑之华。两万封疆天然尽备,有山可矿,有水可渔,有木可伐,有土可耕,犄角地理资源咸宜屯垦开发农业耕牧;三千沃野山林独缺,五行失木,无木难火,夫复耐何,人可胜天,元宝县域条件亦利致富振兴工业革命。
       八百年风烟,两世纪创业。先民女真崛于金,金戈铁马,旌旗猎猎,所向披靡。始兴盟,继灭辽,后克宋。建都会宁,称霸北方。控半壁江山,掌五洲风云。于是莽莽荒原狼烟迭起,茫茫边陲城郭竟立;运粮河上人船川流,后花园里歌酒飘香。凡百二年,其兴也勃,其衰也曶。如长虹贯日,似高天流火。
       沉两代再起辽盛而志不屈,闯重关虎踞大都而王天下。玉兔引领,清廷移丁。尔乃设城建治于达禾布达两城之背,故名双城。置梅花屯,建八旗营;辟两封堆,界拓荒行。迎寒冒暑,力垦藑野。志如愚公,勤若神农。遂乃良沃毗邻,阡陌纵横;千屯星拱,万户烟腾;垦殖兀进,农业大兴;生齿日增,商贾渐隆。古者自汉以降,行屯田者众矣。唯吾双城,独辟溪径。不啻屯田,亦为兴城;不只戍边,更计久安。曩昔寒荒莽原榛豾未启,转瞬城郭繁华沃野毗连。是故有传: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
       及至民国,古堡已蔚为大观。历贤理政有为,百姓纯朴勤勉。修城堡以固家园,拓各业以富生计,建学校以育俊才,设警务以安民居,造车站以达四方,敬魁星以祈贤良,供神灵以佑平安,奉孔庙以传文脉,辑县志以留青史。百余年间,收功颇宏:地有泱泱黑土,城有恢恢华都。经济已臻富庶,人文业近斯茂。除却长滨,名冠吉林;而经辽沈,声名再震;东北名城,斯之谓也。
       雄鸡唱白,乃至共和。先人民翻身,后改革开放。古堡得机遇于亘古,尧舜负使命于方今。民情激越,民意思进。党群同心,共举朋冥。几经淬火,炼就金睛。切中肯綮,谋而功之。披荆斩棘,抚石过河。慨当以慷,且歌且进。等贵贱,均贫富,果胃腑,合作化由是而行,希勤村经验伟人有述;图经济,搞改革,展开放,新时期自此而兴,三步走战略龙江翘楚。铁牛牵农业于艳阳下迅跑,科技托工业于春风里疾飞。引水引进一渠稻米,钻油钻出百井乌金。撤县设市好风凭借,三农建设又挂风帆。利赖资源,多种经营;筑巢引风,致富民生;打造卫星,省内争胜。大方略,大开发,大建设,新城与老城红豆相望;大玉米,大畜牧,大加工,传统与现代骏马追风。农林木副渔业业旺旺,工商文卫体行行蒸蒸。粮三十一亿,全国行五;牛二十六万,中华居一;更有骄人之GDP,跻百强于朝夕。信其吾邑为东北名城无让矣!
       地灵人杰,人杰兴邦。吾邑文明昌盛,全凭贤良渊薮。富松柏首倡屯田,肇全堡生业;窦心传耕事有方,奠满汉家园。于学乾忠厚传学,诰封资政大夫;阮忠植倾心办校,众誉德政楷模。蔓青子明临危说俄军,雅儒之风,风雅有度;甲州宗儒大义击日寇,壮士之气,气壮山河。浴血火车站,猛赵毅英勇狙击东瀛铁蹄;剿匪太平庄,老七团誓死保卫新生政权。求解放万人参战,运筹双城堡,四野军中甚是骁勇者乃八旗后裔;保和平千人渡江,激战松骨峰,魏巍笔下最可爱之人为古堡土著。与民造福,荫及子孙,难忘林诚树森一干公仆;为国奉献,泽及后人,永记斗瞻玉奎万千英烈。更有众多黎庶,或劳心劳力,或为公务农,或行伍弄文,或从政经商,或客居云游。俱为古堡殚精竭虑,栉风沐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之要者,谓之忠义气节。有此是谓君子丈夫,无此是谓小人奸邪。幸吾古堡多丈夫,无奈耻有败类男。耀洲群英芳千古,大头寡丑臭万年。至若付庚辰《闪闪红星》《映山红》,王忠瑜《鹰击长空》滚《惊雷》。扬古堡文名,启群贤毕至。希彦喜周公所见,凤阁幸茅公所赞。诗有冠吾冷凌宏轩,文有邦彦子成双山;赏戏惟之千文山最爱,观字非国平张济莫看。东北有虎,虎视天下;古堡有龙,龙吟四海;军政工农,代有人才;诗文书画,各具风骚。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流之不竭,奔涌入海。英雄携庶民同谱史诗,先贤与后辈共造桃源。
       今观夫古堡胜状,万千气象,一派繁荣。企业蓬勃,城有开发区,乡有工业园,大乳品娃哈哈名冠全省;农业富庶,渠田鱼米香,棚栏牛羊壮,金丰禾好旺旺誉满中华。广厦林立,街衢交错。华灯照耀于长街,车流奔泻于曲巷。市场活跃,商品琳琅满目;地宜人居,住宅花团锦簇。传丘父之风,名校麟园育栋梁桃李天下;得华佗衣钵,白衣天使解病痛妙手回春。佳酿矣花园酒,溥杰题字;上品哉双城醋,晋人呼好。丰美兮绝非菇娘,更有朝阳大米青岭西瓜;盛名矣何止玉米,当推五家鸡蛋临江鱼虾。二人转起,尽显东北风情;美食荟萃,不唯关东滋味。提速火车与喷气飞机竞技,封闭国路与乡村大道比翼。若乃五月丁香,四隅老榆;广场欢歌,长袖承旭;高塔远眺,平湖放生;友谊垂钓,石人临风。如此美景,不逊往昔。富窦二公,闻之可眠矣!
       美哉!吾之古堡,不负先人,遍地锦绣;壮哉!吾之双城,无愧历史,前程辉煌!歌曰:怀天地之大德兮,谋民生;知百姓之疾苦兮,共和谐;伫科学之颠峰兮,求同富;创古堡之伟业兮,再振兴!

      (2006-05-12)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下联

联都论坛,是一个以楹联(对联)欣赏、创作为主(也有诗词创作)的网上文学论坛。几年来在这里我只是流连诗词和诗话讨论,偶尔参与楹联。今天去浏览,顺便对个下联。

出句:云心不是尘能染;【六门提督】
对句:松骨绝非雪可侵。【思无邪兮】

朋友“淡淡然”的如下:
出句:云心不是尘能染;【六门提督】
对句:鸿志无需雀可知。【淡淡然】

朋友淡淡然这个,比我对的好!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下联      


       诗友朱珉辉在楹联凤求凰栏目贴出上联‘火灾可恨!兵灾可耻!“圣母”终知昔日“观音”痛。’并附说明文字:“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重演1860年中国圆明园的悲剧。不同的是:“圣母”遭受的是天灾,“观音”遭受的是英法联军纵火的人祸。也许是上帝有意让法国人反思自己的罪恶吧······”      
                     
       朱珉辉诗友的圆明园情结我是理解的,那是我们共同的痛,乃国殇。但联中观点,我是反对的。尤其这种观点和情绪在诗词论坛所发此类题材的篇什中,居然占到十之有八,这是令人惊异的。      
       两场大火性质不同,没有联系,更无因果。不忘国耻是对的,譬如对待小日本,他们对过往兽行不认账,还一再在钓鱼岛以及颇多国际事务中挑衅又频与老美沆瀣,我们当然不会原谅,且要针锋相对,采取政治军事外交等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中国一向不是搞侵略的民族,又几十年来集中精力发展复兴,哪有闲功夫扯淡?!安倍近来对华有悔改调整,屡屡示好,不再对立,我们 在舆论和行动上,也自然以正常外交应对,不再激烈。   
       巴黎圣母院作为驰名文物、人类精华被烧,这是文化、文明的损失,既是法国的不幸,也是世界的不幸。对此我们只能惋惜、痛心,岂能幸灾乐祸甚至于落井下石?
      所以我的下联与上联是相反相成:

       上联:火灾可恨!兵灾可耻!“圣母”终知昔日“观音”痛;(朱珉辉)
      下联:国宝之殇!瑰宝之殃!“中庸”不乘今朝“浪漫”危。(思无邪兮)

      朱上联的“圣母”,是代巴黎圣母院,亦可理解为法国。“观音”,指中国。
      我的下联,“中庸”,代中国,亦可理解为中华礼节(仁义,正确)。“浪漫”,是法国人的特点,这里指法国。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二: “大漠孤烟直”另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
       对大自然有高度审美力且又长于写景的王摩诘,只用了寥寥十个字,便凝练、准确而传神的活画出一幅大漠夕照图。画面宏阔,意境雄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曹雪芹也借香菱之口不禁赞扬:“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也找不出两个字来。”
       看似无理的“直烟",大多注家认为,这"烟"并非“炊烟”,而是“狼烟”。段成式《酉阳杂俎》:“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宋陆佃《禆雅》:“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袁行霈在古代文学史中讲:“狼烟浓重故直,可见‘直’字是有根据的”。
       对这些阐释,我在很长时间,自然是相信的。但在一次与一位曾经生活在张掖地区的军旅朋友闲聊边塞诗中,我思维中“直烟”是“狼烟”的概念,被颠覆了。朋友说,他多次途经居延地区,那里是巴丹吉林沙漠腹部,浩瀚沙海,一望无边;从祁连山蜿蜒而下的弱水河由南向北横穿沙漠,注入居延海。春秋两季,漠上常有旋风出现,旋风卷起沙尘直上云霄,上下粗细相当,像一根移动的立柱,与横在地面上的长长弱水相交,印象极深。他还说,王维“大漠孤烟直”的“烟”,很可能是那旋风卷起的“尘烟”而非“狼烟”。朋友的这番话让我震撼,我后来又读这诗并联系王维出使背景,以为朋友所言不谬。
       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大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塞宣慰。《使至塞上》背后,就是这样一种政治历史情况。这样一种背景,已经很明了:唐军大胜,边情和缓。如此形势,何来"狼烟"?而诗中“都护在燕然”,也明白的表达,河西节度使在燕然山前线。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远离前线的边塞,又战役已经结束,客观的说,是不应该有报警的“烽烟”的。还有,“孤烟直”也透露一些端倪。我们知道,“烽烟”用来报警,一般都是由多个连接来传递消息的。王维写的是“孤烟”,作为了解边塞生活的诗人来说,应该不会用“孤烟”来描写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腾腾上升的“烽烟”。而“孤”对“尘烟”来讲,应该是再恰当不过。朋友又说:“尘烟”出现的时间、地点不固定,但同时视野中出现两或两个以上的烟尘柱,极其罕见。
       而从诗中颈联所创造的意境氛围来说,是营造一个奇丽壮阔静美的边塞画图,此处如用了“狼烟”,将大煞风景。长于山水的诗匠,是不会不深谙此理的。
       为“孤烟直”作注,与众家不同的有清人赵殿臣。他说:“边外多回风,其风迅疾,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我以为,这种理解,应该更接近王维当时的真实感受,是合乎实情实境的意见。
     (2013-07-25)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一:“思无邪”谈略           
   ——拟将网上以往有关读解国粹和谈论诗词的有关小文备存,故重做整理编排。因余网名取思无邪尤思无邪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大论述,故把此文列在首篇。

       “思无邪”,此语创造者是春秋时期鲁地的佚名君,见于《诗·鲁颂·駉》。《駉》诗为咏马诗,有四章,每章八句。在此诗每章倒数第二句,分别以“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直接赞美鲁僖公——“思无邪’,就是首次在这里亮相。这时的“思无邪”,虽则名见经传,实际上还是微不足道,既不具传世意义,更没有后来的名气。      
       “思无邪”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符号,作为诗经的品牌形象代表,以至被后来尊崇,都因了圣人的点拨之故。这就像那孙悟空,纵然神通广大,但不经观世音和如来点拨,是不会成佛的。即便大腹便便、心眼小小、贪吃懒做、好色无能的猪八戒,在佛祖手里,也照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孔子在整理修编诗三百篇时,面对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周礼产物——“诗”,不禁顶礼膜拜,赞叹油然而生,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看得出,孔子对前人创作是敬服的,夸赞是由衷的,用语不加思索,完全“拿来主义”——“思无邪”,自此横空出世。
      《诗·鲁颂·駉》的“思无邪”,思,为语助词,无实质意义。邪,即斜,无邪即不歪斜。也有以《诗·邶风·北风》里的“其虚其邪”为例,认为邪同徐,而虚”二字同义,徐即虚,无邪即无虚。
       孔子拿来主义的“思无邪”的“思”字,此时意象已经变化,词性已经变化,已不再是虚字而是实词,这时已作为“思想”来用。此后,对于孔子“思无邪”的命义,古今一直存在大致两种解释:
       一种是以朱熹、杨伯峻为代表的“光明磊落”、“思想纯正。宋朱熹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今人杨伯峻翻译孔子的话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另一种是以郑浩、李泽厚为代表的“不虚假”。近代学者郑浩论及:“夫子盖言于《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现代美学家李泽厚翻译最后一句为:“不虚假。”。
       就一个并非专业研究孔子但浏览过圣人也爱好诗论的我,以为前者更接近孔子的原意。
       孔子当时似乎很是率意的说出“思无邪”,不期然后来竟然会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阐述,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这是诗经之幸?孔丘之幸?还是中国文学理论之幸?
      “思无邪”思想,其实是孔子的中和思想、仁为中心思想的文学延续。也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中华诗词一直秉承着载道言志、爱人爱国的精神内涵而矢志不移。循此,长兴不衰;违此,离经叛道。
      (2014年7月5日)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三: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孔子语,载于《论语·为政》。
        何意?解释历来诸家不一:君子不相,“相”,即“形”;君子不动武;君子不做器物;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此外还有,大抵如此。
        “还有”这个解释是:君子不器,要做形而上。我倾向于此,着意在道在德。
        君子“不是东西”,汉字的多义生出另义。还是用“不是器具"吧,又引申提倡多才——这,应该还不是孔子原意。
     
      《易·系辞上》载:“是故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为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是把器与道相对而谈,一个是有形的物,一个是无形的理,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个基本概念。
     《礼记·学记》有言:“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里又提到了器与道,也充满了辩证。
      
       从上述两个引例来看,孔子说的”不器“,实质是在强调与其相对的”道“,即有道。内涵,则是告诫在”器“上必须要加个条件,就是”有道“。所谓”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器与谋道,是孔子就两个问题、从两个角度的一致回答。
       器而有道,方是君子所为,才于社会有利。一个人不管你社会地位多高,不管你有多少钱财,重要的是有信仰、有追求、有家国,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公道美善之心。
            
       由此论及到为诗,小技也必要,但更要者,在于载道言志,在于真善诚美,在于具有时代性,富有人民性。离开道而追究技,远离道而只为技,以为无道而有小技就是能力还炫技天下,那是安徒生制作的新衣。     (2012-05-11)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五:读《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这段话,常见的解释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有另一种解释,与上一种解译相对比更有思想性,也逐渐被更多的人们认可::"学习尔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是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是有修养的人吗?"         
        还有,对这段话的三个句子,前者是孤立的对待,后者是联系的看待。 联系的解义是:自己的识见(主张)如被社会采用了,那不是很令人愉悦吗?即使没有被社会所采用,但有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我这里研讨论究,不也是很让人高兴吗?即使人们不理解我的思想,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这段话 ,议论的是有关追求真理与做人的境界。并非只对做学问者,它对每一个人都有教诲意义,这是一个有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实例指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一生,就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不过阶段不同,内容有所侧重。而不论谁,都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着诸如文化、知识、修养、人情、三观、事业、社会、父母、家庭、儿孙、老年,疾病以至死亡这些人生重大课题······不过因人不同,对于上述在完成层次、雅俗、善恶等等方面也必然表现不同罢了。      
        “说”:yue, 愉悦。读书、做学问、宣传实施自己的主张,是愉快的事情,这是人生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此,生固欣然,死亦安然。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颇多人都熟知:就业是快乐的, 赚钱是快乐的,升职是快乐的,亲聚是快乐的······一些人还不懂:解民水火是快乐的,为富一方是快乐的,皓首穷经是快乐的,创一小诗是快乐的······
        孔子的乐,是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其为追求和宣传自己的理想而四处奔走,“惶惶如丧家之犬”——诸国及人们完全不能理解他,但他依然追求着,碰壁着,快乐着——这实在是一种伟大的孤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远方来”,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这是孔子的“有朋友来”的原有之义。这是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关乎信仰、理想、主张、情趣的相互欣赏与共同奋斗。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朋友,都是朋友那朋友也太廉价了”!“友谊永远是一种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是对你的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情操的最好的考验”。就是说:"来"的不是泛泛之交,不是酒肉之交,亦非势利之交,更非沆瀣之交。乃道义之交,诚信之交,患难之交,芝兰之交,君子之交,志同道合,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所以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即好群而合群并非朋来之终极,相渐以仁、相摩以义,善相师而道相乐,方为得朋真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学当然好,同道尤难得。即使不理解、不了解,也不生气、不恼怒,不影响继续学问。乃为公,乃为道,乃为尽其性而自得其乐,不在功名利禄,何气之有?何怒之有?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说容易很容易,说困难也确困难,这需要境界。文化与境界不同,频道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确很难。成熟的人——即使知道别人不理解自己,但有宽容,能善待,不苛求,不抱怨;即使不理解别人,也会看得惯,容得下,不嫉妒,不评论,不妄言。可能不同意你的主张,也会拿起批评武器,但绝不会妄加揣测,卑劣攻讦——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大凡敦厚忠信,能责吾过者,君子也,益友也 ; 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小人也(朱熹)。”                     
      (2012年8月16日初发于中诗词论坛)

217

主题

851

帖子

31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07
金钱
2256
分享
0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漫谈之七:人须有敬畏之心   


      人须有敬畏之心,是近十几年来多被提及的古典话题,这是进步,尽管是重提。
      这是人之圭臬,近年被不断呼吁、运用在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城市建筑、市井以至官场等等各个领域。
     
      明确提出这个思想的是孔夫子,他在《论语·季氏》里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后来朱熹在《中庸注》中里又强调:“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所谓“敬畏”,即敬重,恭敬,恐惧,谨慎。所谓“敬畏之心”,是指人类在天地下、社会中,面对人群、自然、文化、科学、历史、法律以及道德等等应该怀有的一种神圣、庄严、尊敬、惶恐以及惊奇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应具的人格修养,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准则。
      孔子的这一观点,我个人斗胆揣测,应该是来于尧的“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在文化论坛以及诗词理论版,敬畏之心都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我以为,就是对国学诸如古代、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经典诗词诗话的敬慕、学习,就是对先贤、权威之学识、修养(文章道德)的敬仰、汲取,就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高举起他们的旗帜弘扬光大。
     
      对圣贤、对权威,当然不必迷信,也不必盲从。可以质疑,可以有自由独立的思想。但前提是,不能没有尊重,接着是你得读懂,理解前人。对经典、对名著,并不是禁止去另想、另说、另做,而是你要想之有道、说之在理、做之合法。不能人有多大胆,牛皮便上天,不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不能出口不羁,胡说八道。须知凡事有度,何况面对圣贤。可以大胆假设,但需小心求证。无稽之谈应缄默,二传手(二百次也得多,别人嚼过的馍别说是自己蒸的)之类当休炫。
     
       对专家还不甚了了,对经典只是朦朦胧胧,在一个专业领域不过浅尝而已,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只是集聚了一桶底儿的水,在大海边不过拣起一只贝壳,盲人摸象也只是刚刚搭手,思维世界几乎如同个孩子——便声称自己是亲历全过程长征的老红军,便宣告自己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便俨然是一部百科全书······然后迫不及待的质疑叫板专家,自以为是,信口开河,荒谬百出,这不能不令人贻笑大方,人们自然要如此疑窦:这是疯子,还是傻子?
     
       有一种招术让人侧目:借专家、借贬损专家抬高自己,吸人眼球。这里的贬损,其实是为了袭人耳目,为了吹嘘自己。专家在这里被搞成了托儿,不明就里的专家捍卫者,也稀里糊涂的成了炒作者的被利用者。
       本就有争议的诗词两读或多读,不过是一两个字词而已,如何对峙博大精深的前辈专家?岂能推到倒巍乎高哉的巨人?但炒作者就是恨地无环,铁嘴钢牙:“叶嘉莹不过中学老师”,“王力的书早已过时”,“叶氏不懂训诂学”,“在海外没有真正的旧体诗词专家”等等——可敬的诗词专家就是在如此不知深浅、无知无畏的大言不惭之中被贬损,不知底里的善良的网友,便自觉不自觉的对炒作者肃然起敬。而炒作者因此而由口吐白沫而发展为无限膨胀,遂即俨然起来,训斥起来(对正常友善批评甚至只是友善的提示一下他的人们):“专家不能被怀疑吗?”“我为何不能否定”?“你有自由独立的民主精神吗?”“你还不懂语言的社会性”!“一味为专家辩护你就是个势利之徒”?“我戏虐怎么了?”······瞧瞧,不但无知无畏炒作自己,还很善于给别人扣帽子!

       颇令人作呕的是附庸风雅,尤其那种专事包装、表演性的。有个别根本不懂艺术,于诗词是完全擀面杖吹火,但却装模作样的表现对诗词的热情,又不时的介绍某某名士与他有深交,这种拉大旗作虎皮、装点山林的低能作秀,背后是竭力要抹去什么和硬要装扮雅士的骗取用心,让人觉得格外滑稽和低劣。
         
       古今讲究敬畏之心多有佳话,只提两例。
       欧阳修对诗文的细致严谨是出了名的,他回答妻子:“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生笑话”。
       吴冠中先生只把那些他认为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留给后世,他说:“骗得了今天,骗不了明天”。
       理论版的个别不敬、荒谬的炒作,一两个小时尚且蒙不过去,如此“研究”,如此荒唐无畏,当休矣!     (2014-05-23)
 不想打字,试试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6036143号|手机版|华夏诗歌新天地

GMT+8, 2024-4-29 05:18 , Processed in 0.0363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